2007年5月30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十五版:面孔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综治老兵的苦乐人生
本报首席记者 陈卓

  全杭州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大土工作室”正在加紧准备中,这位大土是个有着38年党龄、独创了调解“五法”的综治老兵

  这是一位18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38年党龄的老党员,这也是一位独创调解“五法”并成功处理过无数纠纷的综治老兵。十多年来,他先后获得过全国人民满意司法助理员,浙江省综治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就是原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司法所所长应大土。
  走进杭州米市法律服务所采访,只见应大土手中的工作几乎没有间断过。而且,他即将增加一个新角色——以他名字为招牌的“大土工作室”正在加紧准备中。一旦成立,这可是全杭州首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既能赤手夺下汽油瓶,也擅长家长里短的劝说
  曾有一次,有许姓一家为回迁房与某房产公司发生矛盾,甚至扬言要用汽油自焚。应大土一听就往现场赶。一边做劝阻疏导工作,一边紧盯许家老三携带的那10余升汽油寸步不离。
  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周旋和劝导,应大土趁对方不备之际,以最快的速度从许老三手中夺下汽油瓶。事后,应大土又及时组织了许家和房地产公司召开解决矛盾纠纷协调会,前后5次,终于,许家和房地产公司的矛盾得到化解。
  调解工作,有惊险的,当然也有无数家长里短的。
  就在前几天,一位18岁的女孩哭哭啼啼地跑来找应大土,说是父母离婚了,她跟着妈妈,可是上大专要学费还要买台电脑,这些在旁人看来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她来说却比登天还难。应大土让她别着急,赶紧帮她和父亲联系。女孩的父亲答应为女儿出钱,女孩破涕为笑,走了。
  上个礼拜五,一位81岁的周老伯满脸愁容,来到法律服务所。应大土一听,原来,周老伯有个养女,已有14年父女感情了。5年前周老伯念着这份情意把房子过户给了养女。可没想到,之后养女就不见了。周老伯一方面担心养女的近况,一方面又怕养女把房子给卖了,他连个养老的地方都没有。应大土告诉他,只要带上证据到房管局去一趟,和工作人员把这件事情说清楚,即使万一养女要卖房子,房管部门也会及时征询周老伯的意见,不会轻易转让。周老伯听了很高兴。
  在这里,老老少少的,有纠纷有矛盾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都会想着去应大土和他的同事那里找“出路”。一天之内同时料理七八件事是常事,半夜两三点被叫起来处理问题也不稀奇。应大土觉得,作为党员,这很应该。
  
  急事有急事的方法,持久有持久的战略
  今年春节前,一家宾馆下属的娱乐城欠一装潢公司34万元装潢款。装潢公司的负责人多次上门催讨未果,于是诉诸法院。法院判决装潢公司胜诉,但负责人还是没拿到钱,就带着民工到宾馆闹事。于是,街道领导迅速召开紧急协调会,应大土作为调解“主力队员”之一,不断地帮助双方沟通,终于初步达成一致意见。
  但并不是所有的纠纷都适合急事急办的。应大土总结的经验中,有专门一条叫“急办与缓调法”。他认为,那些对事关抚养费、教育费、赡养费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得急事急办,因为这事关群众利益,等不起,如果不及时解决就可能激化成更严重的矛盾。而对当前一些较大的矛盾纠纷,且当事人内部对纠纷处理意见也不一致时,应大土总结出应该注意避免匆忙急办、草率处置,要注重逐步深入、有序推进的缓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某房产公司投资2亿余元的商务大厦建造项目,因涉及和影响到了一处公寓123户居民的绿化环境、停车泊位、日照、通道等若干利益问题,居民住户一致坚决反对,无法动建。两方态度强硬,各不相让。
  街道综治中心及时介入、缓调沟通,应大土和他的同事们经过长达一年的沟通调解,终于赢得了双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最终两方达成一致。此案例成为成功调解杭州市旧城改造方面群体性矛盾纠纷的经典案件。
  
  有的时候是“出气桶” 有的时候是“润滑剂”
  有时候,当事人会把恶气撒到应大土和同事们的头上。
  干了那么多年,应大土觉得,很多时候,解决纠纷的过程,也是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让当事人打心眼儿里认同调解工作人员直至愿意合作处理好矛盾的过程。
  “我们深知,调解是做人的工作,调解人员首先应当好“出气桶”,要耐心地听取当事人反映,其次是当好“润滑剂”,用疏导和感化的方法,做当事人的思想沟通协调工作,在此基础上,辅之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性化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公正与真诚法”、“耐心与人性法”、“ 急办与缓调法”、“ 深查与析理法”、“ 固本与强基法”——别小看这些,这“五法”可是应大土多年综治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他的论文《浅谈人民调解工作“五法”》中阐述的要点。
  不断总结,也不断充电。上周五,应大土专门去“法律大学堂”学习了《物权法》。“自己也看书,但听了教授讲的就是不一样,理解更深刻了,以后居民遇到问题可以更专业地解释和处理。”据了解,街道其他60多位和应大土一样的调解员,学习法律知识是家常便饭。“时代进步了,要求提高了。”